暑期限定活动来了!带孩子一起参加
2025年暑期,据最新统计,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推出4531场群众文化活动,涵盖艺术展演、文化讲座、展览展示、手工体验、阅读推广等多个种类,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!
2025年暑期,据最新统计,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推出4531场群众文化活动,涵盖艺术展演、文化讲座、展览展示、手工体验、阅读推广等多个种类,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!
“下钻要稳,这不仅是修复,更是延续器物的生命。”4日,在云南昆明瑞鼎轩锔匠坊,58岁的付忠华悉心指导来自西安的14岁男孩侯苏喆。看到将一枚枚小锔钉嵌入瓷杯锔孔,原本破碎的杯子修复后变得更美观,侯苏喆称要用心学习并传承好历经数千年的锔瓷技艺。
八岁的江小乐举着断成两截的英雄牌钢笔,蓝墨水糊了满手。江世平抄起鸡毛掸子冲进书房,却见孙子捏着发黄的纸卷嘟囔:“这上面写了好多‘爱’字呀……”
锔瓷,一门拥有独特工艺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技艺,闻名遐迩。在过去,民间锔匠主要为百姓修补日用品,一把金刚钻、数颗锔钉,就能让破碎器物重归完整,继续服务于日常生活,实用是当时的首要目标。但随着时代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不断提升,收藏热情日益高涨,现代锔匠需
13岁那年,柳波第一次握紧祖辈传下的铜锤。木柄上深浅不一的纹路,是几代人掌心的温度与岁月的痕迹。当铜锤落在锔钉上,清脆的声响在耳畔回荡,一枚手工锻打的锔钉贴合壶身裂缝,那一刻,他仿佛触摸到了锔瓷这门古老手艺的灵魂。自此,折边、塑形、錾刻,成了他生活的日常。
家住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的“80后”小伙柳波,是家族第五代锔瓷技艺传人,其经过多年制作经验积累和探索创新,不仅传承了古老锔瓷技艺的功能实用性,让一堆残瓷“起死回生”,更是让修复后的瓷器成为了一件件独具韵味的艺术作品。
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“国际博物馆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”(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)。